任务导向,自主成长——苏宁1200管培生职业素养养成之旅(二)
培训时间:2014/7/11 14:57:00发布:人众人浏览次数:4255
管培生计划给历时十二年之久的苏宁1200品牌工程贴上了新的时代标签,这对管培生学员是一次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挑战,要求学员拥有更高的融入性、自主性和学习能力等。
下面小编就带你揭秘管培生的养成之旅:
Part I:在校学习——选拔比培养更重要
迎接挑战、成就导向、学习领悟……基本素养的具备,要培养,更要选拔。今年正式开展学员在校学习训练营,将学习起点提前至在校,学员每月回总部进行课程培训,专业授课,课题研讨,回校后进行校园俱乐部、校园调研方面的实践。
过程中,接触的是公司核心高层,学习的是行业、企业、专业的基本原理,汇报的是自己在校园俱乐部、调研、校园推广等方面的实践成果。
这是培养更是选拔,职业素养在迎接工作挑战中不断显现。
Part II:入司集训——体验促进素养提升
培训不是授课,更不是自上而下的安排,而是围绕任务,承担终极责任,要求资源支持的主动自发过程。历经选拔,踏入集训营,迎接学员的是温馨的开场视频,更是繁重的挑战任务——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业务应知应会。
5日,虽然懵懵懂懂,不明觉厉,但大家也早早的提前半小时集合,带着教官出早操:集合、列队井然有序,快速高效,小团队自主训练,并主动向教官询问改进方法和意见。
从晨跑到晨练,从个人承担到团结协作,大家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出色的完成着一项又一项任务。教官,当然是最好的技术指导。其实,90后的我们,本来就很强。
7日、8日两天,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
两天的理论工具课,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有效沟通、高效执行,理论实践结合,夯实职业素养基础。
学习,积累,沉淀,成长—素养的提升需要理论和工具的积淀。
9日、10日、11日,连续三天的高管沟通,给了我们这些天来感悟和知识落地的土壤。
课下借助资料开展自学、借助工具系统整理,课上与高管导师开放沟通、思想碰撞,跨越培训和学习的围墙,无界沟通和学习。
反思、成长、进步、提升——素养的提升更需要职业导师的悉心指导。
在当年的会址,学员研讨了北大门卫经常问的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集训如何度过”、“如何融入工作”,学员更加懂得任务导向和结果意识的重要性。
勇于表达、善于分析、乐于分享,我们正在快步接近答案——素养的提升最需要的是企业的平台。
“人力资本是比货币资本更重要的资本,倡导事业经理人,鼓励员工树立远大事业理想,立足企业平台,成就事业,与企业责任共当,价值共享”是苏宁人力资源的核心理念。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