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拓展训练的生命线——香港绳索总会认证培训及安全引发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6/6/24 10:59:41发布:人众人浏览次数:8849
这是来自香港的Sammy老师和Max老师
给大家讲解安全的理念和器械的介绍。
培训场地实际演练操作,学习5H和3E
原则,学习每一个细节和操作的流程。
绳结的学习,户外常用绳结的学习,考核。
会议总结,总结一天培训的问题,心得。
演练实操,天气虽热很热,但是大家都很努力。
攀树的演练。
来张小合影,从左至右来自常州的杨春阳老师,杭州的王亚男老师,无锡的杨峰老师,南京的张锋老师,最前面的是来自南京的马娟老师。
来张大合影,中间的两位是Sammy老师和Max老师,其他分别是来自厦门,深圳,山西,山东,浙江,南京,福建等各地的兄弟姐妹前来一起学习,相互交流,收获满满,香港绳索总会在中国大陆第一批认证培训圆满闭幕,期待精彩继续……
安全是拓展训练的生命线,将安全的理念从工作带入到生活中,所有的安全理念都由一种程序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并不断的检验它,改进它。安全与不安全之间没有过渡。安全与不安全之间就像是两个相切的圆,只要踏出100%安全一步,就踏入了100%的不安全。
近日,微信群里讨论了一组照片,图中情况发生在浙江某拓展训练基地。普通人从图片中可能看出的更多的是高空挑战的刺激和团队配合的热情,而业内人士看到的,则是一些触目惊心的错误操作,导致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对学员生命安全的无情忽视。
我们先来看看问题都处在什么地方,从图中能看出这是一个团队在进行经典拓展训练项目“天梯”,从男女队员头盔的颜色蓝红搭配来看,似乎我们还是能看出培训师(教练)还是花了心思的。
问题一:天梯主保护绳上方保护点应设置在攀爬者正上方位置,而图中设置在两侧边沿处,这样一旦发生滑落,学员将大幅侧摆撞击钢柱,由于动力绳的延展性较大,甚至会坠落至地面造成伤害。
问题二:下方保护点是一根地桩,其上走绳的铁环已经锈蚀不堪,动力绳有极好的承重力和延展性,但耐磨性较弱,一般走绳的装备器具必须十分光滑,否则破坏绳体会严重影响承重力造成断裂。
问题三:铁环内主绳的穿法完全起不到任何增加摩擦缓冲的作用,应使用“8”字环进行制动。
问题四:保护队员应在制动器和被保护者之间,当然这张照片信息不全,似乎地桩之后确实还是有保护队员。问题是前面这三位此种状态,如发生学员冲追掉落,他们的手极容易被迅速滑动的绳索磨伤。
问题五:女学员头发较长,应盘起放入头盔之中,如图中散落极易与绳索缠绕,到那个时候要下来真的要在剪头发和剪绳子这件做一番挣扎了。
问题六:全身安全带和主绳的连接应通过改良双八结和D型铁锁完成,图中连接方法真是让人打开了眼界,终于明白了前面提到下方保护的“8”字环上哪去了,看来也许器械准备的人有可能是明白的。
问题七:图中和学员穿着佩戴有明显区别的应该就是所谓的培训师了,手持点燃的香烟。在高空培训场地,火星对于绳索的伤害是致命的,动力绳虽然结实,但其绳芯是由多股腈纶丝构成,极易燃烧,绳子保护力下降,学员的生命安全而向而知。
还有两个争议问题,第一是此项目通常使用半身自锁式安全带,他使用全身安全带;第二是安全带和铁锁是硬硬连接,需要扁带缓冲。
天梯通常使用半身安全带是因为操作方便,同时也完全能够保证安全,其实全身安全带安全性更高,只要时间足够,也没有问题;全身安全带的受力环是可以直接挂铁锁保护的,增加了扁带也同时增加了保护系统的复杂性和事故几率,所以建议不用。
安全是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生命线,没有安全,什么都没有,这是行业的底线。培训教育满足人们更多的是马斯洛层级需求的较高级别,但如果连第一层的安全都没办法满足,那一切都是虚无。
说到这里无论是业内人还是圈外人,可能已经义愤填膺。现在是网络时代,后来似乎已经有基地出来道歉了,相信对图中当事人以及其机构的口诛笔伐也将铺天盖地,甚至可能会超过他们行为不当应得的评论。
对他们的批判似乎也只能掩盖这个行业乱相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几天之后也只是类似问题的暂时平息。几年前山东求生墙倒塌3人死亡,去年北京一个机构做“牵手”,都能把人从寺庙围墙掉下来丧命,各地拓展高空活动导致死伤的年年都有。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似乎一切如初。
安全,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你做了大量工作,也许意外并未发生;但如果放松防范,事故却随时可能降临。一年培训人天以十万计,如果能容忍"万一",事故就将频频发生。我们宁愿付出千倍的努力去消灭万分之一的可能。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